-
2016-09-13书体与字数
草书竖幅,纤柔流动,飘逸洒脱,化解了现代居室方正直线造型带来的板滞。作者为李锐。带有书写者个人风格的少字数书法“卧秋”,让人联想到“花影一栏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的惬意。作品为笔者所书。“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是用点线划出来的界限,笔迹所流出的美是人的审美观念、理想的外[详细]
-
2016-09-01居住空间与书法形制(下)
萨伏伊别墅(TheVillaSavoye)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别墅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如同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像一架复杂的机器勒·柯布西耶三19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建筑居住功能面临新的要求。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许多[详细]
-
2016-08-29居住空间与书法形制(上)
中国古代建筑中,梁柱是一座建筑的骨架,素有“墙倒屋不塌”之说安徽黟县承志堂,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建于1855年前后故宫中和殿苏州园林中厅堂的壁面,柱与柱形成的间隔呈竖长形状,形成纵向的视觉导向明代佚名《十八学士图》之一。绘有山水的围屏是屏障遮风的良物书法的形制赋予了书法艺术形式上错综群妙的美感。所谓书法[详细]
-
2016-08-23严善錞:蚌病成珠——王川水墨艺术解读
标签: 分类:新闻 -
2016-08-23皮道坚:我所知道的“实验水墨”运动始末
标签: 分类:新闻 -
2016-08-23刘越:中国藏家、行家和玩家20余年变迁
标签: 分类:新闻 -
2016-08-23皮道坚:原弓近年艺术创作中
标签: 分类:新闻 -
2016-08-11生活方式决定书法艺术
苏州艺圃“东莱草堂”匾联中国人都有书法情结,大家骨子里对于毛笔书写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中国的书法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即毛笔书写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古代的中国文人和官员们在用毛笔书写传播交流信息以外,还通过书写修身养性,表达处世哲学和个人性情,使之具有了艺术传播的功能。所以书法既是专业化的又是日[详细]
-
2016-08-03守望与再思——范阳拟古山水管窥
范阳《湖山叠秀》200×70cm2016年范阳《湖山叠秀》局部范阳《激石泉韵》120×120cm2016年拟古,是中国艺文传统所特有的一种对古代经典学习和再造创新的方式,而拟古的思想根源既来自于士人自身复古的理想,也来自后来者对优秀传统的再度整合以求新变的内在驱动。山水画的拟古之风,至少可回溯到赵孟頫那里,经由董其昌&ldqu[详细]
-
2016-07-17王子蚺:在书写中安放与自然的情感
王子蚺《远方》,138×69cm,2015年我们一直追崇的书法经典,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还是一潭沉寂的死水?“它是鲜活的、温暖的”,王子蚺认为,书法需要师法古人也要师法造化,还需要艺术家本真的个性和情感。如此,悬挂在墙上的书法,才会生机勃勃、充满灵性,为我们链接起天地、时空与人心。王子蚺《多少滋味上心头》[详细]
-
2016-01-28孙克:知难而上的邱楚莲
邱楚莲认识邱楚莲已有十几年,记得那是1999年全国美展的中国画评选场地在汕头,我和刘大为从深圳乘坐汽车赶过去,途径惠州时就停了下来,惠州的朋友们陪同我们游览了西湖名胜。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谪到达惠州,开始了他的岭南生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他当时心境的写照,有朝云的陪伴,有朋[详细]
-
2015-12-25邵大箴:进入化境的艺术创造——读邵声朗的山水画
导语:2015年12月27至2016年1月3日,“文脉丹青”邵声朗师生作品展将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以下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为邵声朗撰写的文章。“文脉丹青——邵声朗师生作品展”海报邵声朗先生是一位诚实、勤勉、智慧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尽其一生精力,献身艺术,探索国画奥秘,创作颇丰,成就[详细]
-
2015-12-25陈池渝:襟怀丘壑——邵声朗的山水画艺术
导语:2015年12月27至2016年1月3日,“文脉丹青”邵声朗师生作品展将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以下是陈池瑜为邵声朗撰写的文章。“文脉丹青——邵声朗师生作品展”海报著名山水画家,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邵声朗先生在8O年代初为自己设立的艺术目标是:主要从事山水画的探索和创作。虽然他已经在人物画领[详细]
-
2015-12-10“见所不见”访谈(五)对谈:郑念缇 陈督兮
导语:2015年11月6日至12月20日,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第四展“见所不见”于深圳盒子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沈凌昊、王志渊 、陈督兮 、李燕 、郭苑舒,共五位来自各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绘画、装置、照片、思维的重组空间里展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交叉与联系——呈现他们对于未知及“[详细]
-
2015-12-07杨小彦:光、观看与图腾——“再影像:光的实验场”的视觉启示
导语:2015年12月18日,由杨小彦、冀少峰、郑梓煜策划的“再影像:光的实验场——2015三官殿1号艺术展”将于湖北美术馆展出。湖北美术馆本年度“三官殿1号艺术展”聚焦“影像”。此次影像展“并非一次实验式的影像呈现,将其定义为一个开放式的讨论空间似乎更为合适”(傅中望语)[详细]
-
2015-11-25“见所不见”访谈(三)对谈:郑念缇 郭苑舒
导语:2015年11月6日至12月20日,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第四展“见所不见”于深圳盒子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沈凌昊、王志渊 、陈督兮 、李燕 、郭苑舒,共五位来自各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绘画、装置、照片、思维的重组空间里展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交叉与联系——呈现他们对于未知及“[详细]
-
2015-11-18“见所不见”访谈(二) 对谈:郑念缇 王志渊
导语:2015年11月6日至12月20日,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第四展“见所不见”于深圳盒子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沈凌昊、王志渊 、陈督兮 、李燕 、郭苑舒,共五位来自各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绘画、装置、照片、思维的重组空间里展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交叉与联系——呈现他们对于未知及“[详细]
-
2015-11-17发自心灵的七彩乐章——读田克盛的油画新作
艺术家田克盛近见田克盛先生的一批油画新作,为他那自由奔放的笔触,充满激情的色彩和含蕴深厚的诗意所感染,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真是一首首七彩交响的乐章!我是从中国画的视角看他的油画的,我是把他的油画当作大写意的中国画来读的,甚至想:他的这批新作,如果是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画在宣纸上,谁又能说它不是现代风的中国画呢?[详细]
-
2015-11-13沈伟:坚守图像——与魏光庆谈“增广”
魏光庆《二十六关煞-安宁日》装置30x1000x1000cm2002采访时间:2005年2月28日采访地点:魏光庆工作室采访对象:魏光庆采访人:沈伟沈伟:“图像”在当代人文学科研究中被看重,首先是它具有象征和隐喻的功能,同时也因为它相关的内涵。所以我们今天可以从具体的话题谈起,比如:九十年代以来,你的架上作品一直坚守着[详细]
-
2015-11-13黄专:魏光庆的模拟体验及我对它的阐说
凡是赋予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我内心体味参详——《浮士德》在海德格尔由将来流向过去的时间向度中,死亡具有较为深刻的进取意义,人只能在属于个体经验的死亡中才可能真正领悟到他的本真的存在,而对死亡的先在的意识又促使人在对生的有限的默认中去追求生命的无限的超越。自杀是一种主动中断生命状态的行为,不过从存在主义[详细]
- 资讯
- 拍卖
- 展览
- 艺术家
- 图书
更多
更多
- 1
- 2
- 3
- 4
- 5
时间:2019-01-23 - 2019-03-02
地点:艺倡画廊
时间:2019-01-04 - 2019-02-09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时间:2019-01-11 - 2019-03-09
地点:世界画廊
时间:2019-01-01 - 2019-03-25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时间:2019-01-01 - 2019-03-25
地点:国立故宫博物院
时间:2019-01-05 - 2019-03-10
地点:谷公馆
时间:2019-01-04 - 2019-01-18
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时间:2019-01-05 - 2019-01-20
地点:德胜美术馆
时间:2018-12-29 - 2019-01-30
地点:广东大家美术馆
时间:2018-12-28 - 2019-01-10
地点:广州天河科技园